本站总访问量
文章目录

看悬疑片(心理恐怖片?)无数,一直不敢写评论,因为大部分片子都好压抑的,建议精神状态不够好或者没那么乐观的就别看那么多了。看这种片求的是刺激,其次是欣赏导演的布局,还有很多人生哲理。

关于After. Life,正如以前经典的Seven中“翠西之谜”那样,导演是留了很多悬疑的。看完After .Life的基本上分两派,一派我叫深刻派,一派叫BT杀人狂派。个人是偏向深刻派的,不想争论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下面就贴一下豆瓣两派大神的观点,很精辟很精彩:

=============================================
深刻派:

就本片的主线推进看来,导演大概是想通过叙述一个由于经历突然变故而处于濒死状态的人的心理体验,来探讨生命与死亡的真正含义。通过海报的大标题Life is a symptom,death is the cure,可以看出,导演着力于模糊生与死的边界线,表现出生与死最终不过是殊途同归,只不过当中需要经过一段Long Long Time to go而已,因此个人在观影途中感觉越看越像老变态竖锯的人生观,赖活着不如早点死,而在观影结束后,我才发现导演的意图显然不止于此。

有很多人在看完此片后可能都仍然在对女主角到底是生是死有些许的疑问,是否真的被殡仪馆主给burried alive了,质疑殡仪馆主是否真是一位引渡亡魂的船夫,具有与死者交谈的能力。而我认为,女主脚应当确实是在车祸后死亡了的,而我们这位亡灵船夫,却没有一杯孟婆汤可以让刚刚逝去的死者立刻忘记人世间的一切,因此他只有通过与死者进行交谈,让他们慢慢接受自己已经死亡的事实,而但凡是人类都有求生的冲动,有对生命渴望的本能,因此女主角才会在醒来后摔碗砸盆大呼小叫,否定自己已死的事实,但随着船夫与其交谈的深入,女主角才真正发现自己人生的悲哀,那就是因为怕受伤害而去爱别人,包括向男友表达自己的爱意,因此当她从船夫口中得知自己的死亡并未让母亲和男友掉一滴眼泪时,表现出的平静更大于讶异。大概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知道了自己生无可恋,从而放弃了证明自己仍然活着的尝试。而船夫的责任,则是保证亡者慢慢脱离与现世亲人的感情联系,从他们的生活中消失。就像他所说Just let it go,不然你现世的朋友亲人们仍然会感觉到你的存在而受到影响,从而一直难以走出挚亲之人的死亡所带来的阴影。因此,船夫才一直拒绝女主男友的探访,拒绝其与死者在葬礼前的见面。怕女主亡魂的求生意志将男友在痛失挚爱的感情深渊中拉的越陷越深,而看似已经平静接受死亡的女主,却在葬礼前的最后的补妆时刻由于玻璃上呼气的印迹,又燃起了求生和认为自己仍然活着的渴望,因此这种强烈的渴望直接在葬礼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了生者,即其前男友的心绪,最终导致了前男友情绪的崩溃,在驱车前往其墓地的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但有人可能要问不是船夫在葬礼上的激将法才造成女主男友的暴走么,我认为,船夫在葬礼上发现女主男友已经对女友还未死这一事实深信不疑,甚至认为是船夫谋害了她,因此其后半生都会活在未能及时解救女友和造成女友车祸这一事件的阴影中,因此船夫引导其走向死亡,完成另外一种生命的救赎,并在男主车祸后跟小男孩说道:Its over。也正响应了本片的主题,Death is the cure。

而穿插剧情的过程中,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同样具有可以看见死者能力的小男孩,我认为小男孩开始也是由于受到影响认为自己的老师还没有死,因此会半夜在船夫家窗口偷看,并跑到学校去跟男主说自己在殡仪馆窗口看到老师从而受到男主的掌掴,而到后来小男孩在船夫家时,船夫手拿白玫瑰跟他说道:凋零的白玫瑰最终的去向也就是垃圾桶。他也逐渐慢慢朦胧的体会到了死亡的本质,那就是一切生命都有腐朽之时,为大自然的不可抗力,如生者过度纠结于死亡的过程而不是接受结果,只会受到神明的惩罚,让自己身体和感情上遭受更大的创伤而已,因此在后来与男主的会面时,小男孩如是说到,他之前只是看到了老师,但并非认为她还活着。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导演通过小男孩之口问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每次葬礼是否一样,而船夫说道:每次葬礼都一样,却又不太一样,一样的是死亡的结果,我们都是凡人,没法让死者起死回生,不一样的是我们可以选择长时间沉浸在死者的死亡给我们带来的痛苦中,或者选择从内心底接受死亡的事实,从而更加珍惜身边我们其他所爱的人和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每一天,才不会至于在变故突然来临时来不及与我们所爱的人表达自己深切的爱意,说一声再见。

After Life,不仅是死者的来生,也是生者的来生。

BT杀人狂派:

本片重要的不是探讨生死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而是借Eliot的肆意妄为来玩弄观众神经,并对有些2的女主角嘲笑一番。
男女主角没死,都是被Eliot干掉的证明:

1.女主角能够活动,而片中同一房间的一个老太太死尸和一个警察弟弟的死尸却不能活动。女主角如果真的死了,那也应该是灵魂活动,而肉体不能动,影片中却没有同时出现过2个女主角的场景;
2.影片中后期有个Eliot给警察弟弟化妆的细节,Eliot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在警察弟弟脸上胡乱涂抹,这也反映了Eliot是精神病患者;
3.中期,女主角偷了钥匙后,逃跑未遂之后在电话房间,Eliot引导女主角照镜子,女主角对镜子上呵了一口气之后,镜子里的影像变得颜色鲜明起来,Eliot立刻用手帕将镜面的水汽擦掉了。并且,照镜子过程中,Eliot一直避免在镜子中出现。这间房里的镜子和电话都是做过处理的。
4.最后一刻,女主角躺在棺材中,Eliot给她照镜子,而这面小镜子是没做过处理的,女主角的影像就非常鲜活,因此女主角知道自己没有死,但是已经迟了。
5.埋葬完女主角后,Eliot将女主角的照片贴上墙,你可以发现墙上其他人的照片都是睁大眼睛的,由此可以肯定,那面墙上的所有人都是躺在棺材的最后一刻才发现是Eliot欺骗了自己。并且,同时背景音里全是这些人的惊呼。
6.男主角最后躺在化妆台上,很明显是被Eliot刺穿肺部或者是肝脏而死的。如果是男主角在进殡仪馆之前就死的话,Eliot没必要对男主角穿刺!并且穿刺之后,男主角立刻就不动了,前后对比就能肯定,影片一直都是否定有灵魂存在的!
7.最关键的一点,影片第19分钟左右,Eliot打开的箱子里,瓶子上写的是“hydronium bromide”,这是水合氢溴化物镇静剂,是Eliot一直给女主角注射的镇静剂!!

首先是1,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解释不了,尸体能够破坏器物并且能拨打电话,况且eliot也只是声称自己能交流,片中并没有设定有尸体会移动的证明说法3和4并不是血色的问题,而是单纯的水蒸气!最后女主发现自己其实能够呼吸并反映到镜子上出现水蒸气,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另外,还有很多细节片中其实也明说了这就是个单纯的BT杀人狂,比如在anna的梦境中,她男友就在玩弄一盏可改变人体肤色的灯。还有开场部分anna参加葬礼发现死者动了动嘴,以及色情警察看到anna动了头,还有男友最后也看到了anna有动静。

而小男孩就很简单,直接就被视为接班人培养,并且也用小鸭开始了BT之路。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细节,eliot在片中几次调节一个旋钮,这就是关键,温度!慢慢降低室温~在低温环境下,人体会先失去知觉,然后会嗜睡,最后就是容易产生幻觉。这就是eliot的杀手锏,强迫被害人相信自己真的已死,这也就回答了为什么anna尝试刺激自己而毫无知觉的情况(药物加低温),而依次调低温度则更好的证明了eliot是为了让受害人感受灵魂逐渐和身体分离的过程。最后一次调节刻度为华氏50度,换算过来为摄氏10度,这正好是人能呼出冷气的温度。这种温度下长期待着人不会冻死,但足够达到eliot所需要的效果

最后anna和小鸭子下葬时的配乐根本就是在明示:这就是谋杀。而如果按照eliot的说法,anna应该入土为安才对,给anna的画面却是极力反抗。

至于上贴有豆油反驳镇静剂,这个很简单,随便搜索下什么是镇静剂看作用和副作用就一目了然了。还有插入利器明显就是为了杀人,清除碎片无论如何也不会是这样清吧?

对了,关于eliot如何搞到‘尸体’这个其实片中也有表示,其实就是从与每一个被害人的对话中挑选罢了(也就是被害人肯定会在前一被害人的葬礼中出现)。然后守株待兔或者干脆做局,利用职业关系(作为一个小镇的殡葬师同时出任急诊医务人员不是难事)在现场让被害人服下片中一警察提到的药物。

====================================================

这个片子还是挺有看头的,悬疑空间挺大的,呵呵。。。。

文章目录